
深挖电力大数据应用价值,持续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易地帮扶搬迁工程是我国实施精准脱贫、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民生工程,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贫困人口脱贫发展问题的根本之策。作为实施易地帮扶搬迁规模最大、搬迁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陕西省在“十三五”期间完成易地帮扶搬迁安置84万人,共建成2116个集中安置区,易地帮扶搬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搬得出问题基本解决,为进一步巩固提升易地帮扶搬迁成效,辅助政府科学开展易地帮扶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国网陕西营销服务中心充分挖掘电力大数据要素价值,持续深化乡村振兴电力评价体系,以电力视角开展易地帮扶搬迁成效研究评价工作,旨在评估易地帮扶搬迁成效,监测安置区及社区工厂现状,为后续扶持政策的出台与调整提供参考。
发挥央企“大国重器”作用,高质量稳固易地帮扶搬迁成效
国网陕西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陕西电力”)始终将助力乡村振兴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充分发挥央企大国重器“顶梁柱”的作用。“十三五”期间,国网陕西电力为全省易地帮扶搬迁安置区居民提供了坚强的供电服务保障。
为进一步响应政府巩固提升易地帮扶搬迁成效的号召,落实国家电网和国网陕西电力助力乡村振兴要求,在国网陕西电力的指导下,国网陕西营销服务中心将电力数据与经济数据相结合,深度挖掘电力大数据价值。从安置区和社区工厂出发,构建易地帮扶搬迁成效评价模型,形成《陕西省易地帮扶搬迁成效评价研究报告》,实现多维度、全方位评估陕西各地易地帮扶搬迁成效,有助于政府精准施策,提升安置区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日前,这项工作得到了地方政府充分肯定,获得重要批示:“电力看易地帮扶搬迁成效评价研究报告,基本反映出了我市近年来安置区居民生活状况和社区工厂运营现状。”
电力大数据赋能精准施策,保障易地搬迁居民安居乐业
易地帮扶搬迁是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巩固提升易地帮扶搬迁成效也要精准实施。国网陕西营销服务中心在政府的指导下,选取省内50个安置区、60个社区工厂作为研究样本,运用熵权-TOPSIS模型测度陕西省安置区居民搬迁现状和社区工厂运营情况。其中安置区搬迁成效评价指标体系从居民生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生态环境六个维度,对陕西安置区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价,包含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23个;社区工厂运营评价指标体系,围绕市场环境、产业发展、经济效益、就业带动四个维度对社区工厂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价,包含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13个。
通过研究构建基于电力大数据的易地帮扶搬迁成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大数据应用产品及评价结果,有助于政府掌握陕西易地帮扶搬迁成效,且可广泛推广应用于其他安置区及社区工厂评价,形成省、市、县多层面安置区、社区工厂监测数据库,为政府发现搬迁遗留问题提供数据支持,有利于政府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制定后续扶持策略,因地制宜出台并调整扶持政策,保障易地搬迁群众开启安居乐业新生活。
一方水土富一方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深化
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到“一方水土富一方人”,电力大数据持续助力三秦大地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深化。
下一步,国网陕西营销服务中心将按照政府政策及规划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推广全省安置区及社区工厂评价,确保能够动态、准确、全面地测度各地易地帮扶搬迁成效,为易地帮扶搬迁后续扶持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形成标准化、结构化、完备化的地区经济数据库,与电力数据相互补充,为后续辅助政府决策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撑。(作者:石宁、段勇、任伟、崔超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