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市场能源转型提速,渣打助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扩圈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3-10-27

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之下,共建“一带一路”的十年,也成了“一带一路”沿线市场能源结构调整的十年,国际绿色合作逐渐深入的十年。中国技术、产品和经验,正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持续注入绿色动力。

由于能源结构调整是一项需要大量资金的工程,越来越多的银行顺应国际绿色低碳发展趋势,参与到共建“一带一路”的绿色发展中,提供资金支持、促进绿色金融规则制定、推动绿色金融创新进程并搭建起国际间绿色金融合作的桥梁。

绿色投资需求持续升温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9月发布的月度气候报告显示,2023年有93.42%的可能性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尤其在中东地区,不少地区的气温更创下历史纪录,给民众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挑战。而这些现象更引发了全球对能源问题的思考。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东地区的国家正努力寻求多元化的能源结构,以减少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例如,埃及已经启动了《2050年国家气候变化战略》;沙特提出了“绿色沙特”和“绿色中东”倡议,宣布将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阿联酋则推动了《2015—2030年绿色议程》的实施,并成立了绿色发展委员会,成为首个宣布碳中和战略的中东产油国;卡塔尔、阿曼、巴林等国也相继提出了碳减排、碳中和目标,并将应对气候变化与工业多元化发展结合起来,致力于实现绿色发展。

能源结构调整的需求不仅发生在中东地区。

南非能源系统正经历巨变,南非政府已经做出减排承诺:到2030年,完成3.5亿吨至4.2亿吨的二氧化碳减排;到2050年达成碳中和。东盟地区也致力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东盟共同体愿景2025》强调当前和未来环境保护、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绿色技术和发展等区域重点。

对于绿色投资的需求,也随着能源结构调整需求的增长而水涨船高。

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企业、金融机构及商业银行部董事总经理鲁静表示,近年来在走访“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时发现,“绿色、可持续、低碳转型”是企业、机构、政府最关心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绿色转型不是一个可选项,而是必选项。

▲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企业、金融机构及商业银行部董事总经理鲁静

国际能源署近期发布的《世界能源投资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能源相关投资预计将达到2.8万亿美元。

为了支持这些国家的能源转型需求,国际社会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为各国提供了自愿性减排目标(NDC),并鼓励各国制定具体的气候行动计划。此外,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资金支持和技术援助。然而,能源转型所需的巨额资金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鲁静认为,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领域大有可为,尤其是在绿色金融标准的国际融合、转型金融、绿色供应链等方面。她表示,“渣打将2030年作为一个重要节点。我们在集团层面计划在2030年前调动3000亿美元,用于绿色及转型融资,并设置了一系列中期目标,来帮助企业实现绿色转型。”

据悉,渣打是首家签署《“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GIP)的英国金融机构,也是唯一一家连续四年获得GIP奖项的成员机构。仅在2022年,渣打就参与了130多个“一带一路”项目,项目总价值超过210亿美元,其中大约40%的项目符合联合国设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如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垃圾处理、水资源项目等。

热点会展

新闻爆料

图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