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如何重构城市空间?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3-10-17 16:52:46

未来,一定是新的吗?”“街区,一定是建筑吗?

站在淀浦河北岸的“白猫主展馆”,刘宇扬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刘宇扬向现场听众抛出了这两个问题。而把两个问题的关键词叠加起来,正好是他分享的主题《未来街区》。

9月末,黄浦江江畔的空中蒙着淡淡薄纱,空气质量显示为“良”。在由白猫洗洁精厂的老库房改造而成的展馆里,一场关于低碳与城市空间的探讨正在进行主题是“来谈‘碳’· 共建一座好城市”。这场分享会由能源基金会联合南方周末、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办,米行文化协办,分享会上,无用之用设计工作室主理人赵潇潇,刘宇扬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刘宇扬,〇筑设计创始人、上海交通大学建筑设计学院客座导师王卓尔,EBI联合创始人毕通宇,分别从艺术装置、建筑街区、绿色通勤等方面,徐徐展开讨论。

讨论的背后,是刚刚拉开序幕的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SUSAS——时隔八年,它再次回到黄浦江西岸。对于上海而言,这次回归见证了西岸的更新,而在更广泛的尺度下,它也为当下的中国开启了更多低碳城市公共空间的探索。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低碳生活和低碳城市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我们今年的主题是‘共栖’。”SUSAS执行策展人高长军先生说,之所以选择这个词语,是希望在都市中考虑人和环境如何更好地和谐相处。“它不单单是一个植物、动物或独立的环境问题,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问题,今天谈论的‘碳’,也是其中之一。”

在“共栖”的命题之下,人类如何塑造一座低碳城市如何探索自身与环境的关系,既是一场关乎当下的实践,更是面向未来的挑战。

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执行策展人高长军先生C-Talk分享会上致辞

城市与谁“共栖”

分享会落地在一座生境花园

顾名思义,它是“生境”与“花园”结合的空间,既能够提供生物所需的生存环境,又能满足人类观赏休憩需求。如今,一座生境花园被搬进了旧厂房里,各种植物在这里生长钢筋水泥环绕城市少见的虫蚁在其间爬行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特点,就是城市更新的先行兵高长军介绍说,截至目前,基本上SUSAS的选址都在一江一河、滨江贯通的城市更新的前沿,“所以这次我们也没有选择西岸已经很成熟的艺术带,而是一路往南到了这里,邀请大家见证上海城市成长的一部分。”

白猫仓库一楼生境花园一景

除了白猫仓库的室内展览之外,室外还有绵延四五公里的艺术装置,参观者可以通过步行或骑行参与其中。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走到第五届,和过去最大的不同在于视界变化。我们从关注城市本身,拓展到关怀城市和城市所在的生态环境。”SUSAS主策展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翔宁

其中,白猫主展馆既是展览的承载,其本身的可逆式改造,也在演绎可持续生态理念。

这里几乎完全保留了老库房的模样。白色和蓝色穿插的瓷砖外墙,一种工业年代感。建筑师团队在厂房一侧增设了一组特别的脚手架体系,人们通过其中的红色楼梯,就能步行到不同楼层观展。

在刘宇扬看来,城市空间低碳改造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通过建筑设计的优化、自然元素的引入等多种手段实现。在他的一些建筑设计案例中,充分考虑了环保与节能因素,如利用太阳能、雨水收集系统等,实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而在这些具体案例背后,刘宇扬也在思考未来的街区究竟会是怎样的。

热点会展

新闻爆料

图片精选